黄河新闻网大同讯 近年来,诈骗分子利用老年客户对他人的防范心理弱,对金融产品了解不够全面,对投资渠道真伪识别能力较弱,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较弱的情况,诱骗老年人投资。为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引导理性投资,提高防范意识,提醒广大老年金融消费者注意以下事项:
1、“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看好自己的“钱袋子”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或“不劳而获”的念头。
2、在进行理财行为时应对投资项目不轻信,对高息诱惑不盲信,对熟人承诺不听信,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
3、不要随意扫描来历不明的微信二维码、加入微信群。不要相信不法分子在群中搭建起来引诱上当的虚假信息。
4、应建立理性投资的理念,避免因高回报“投资”或者看似“无门槛”贷款的诱导误入投资陷阱。不法分子常采取网络钓鱼手段,发布虚假信息,引诱消费者上当。
5、注意避免个人资料外泄,保护好家庭及个人的各类信息,如银行密码、家庭住址等。
6、学习金融知识,增强自身识别意识。多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产品的特征、处理流程以及金融常识。通过掌握金融知识有效识破诈骗分子的谎言,避免资金的损失。
相关文章:
饭圈伤害难释怀,樊振东首次回应征战德甲:并非突然决定07-26
二〇二五年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启动07-24
山东泰山官方:25岁巴西中卫卡扎尔离队07-21
高温天气 中暑不只在室外发生 室内通风不及时 老年人中招风险会增大07-15
烈日映初心 “党建+青春”赋能乡村振兴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