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探寻两岸根脉 共守畲村记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20:44:00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7月11日讯(杨书涵 廉子群 曾子蓥)近日,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入选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分赴漳浦县、诏安县少数民族聚居区,以语言为桥、文化为脉,开展系列实践活动,用青春智慧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文化动能,在深耕基层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诗教润畲乡,文化筑同心”为主题的漳浦实践团,将工作重心放在湖西乡民族华侨中学的畲族学生群体。团队通过定制化普通话培训课程与“经典进校园”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在诗词歌赋的浸润中厚植文化自信。实践期间,团队同步开展闽台畲族文化脉络调研,蓝廷珍府第、闽台畲族博物馆、蓝氏家庙成为探寻历史的重要坐标。在实地探访中,实践队员近距离触摸闽台畲族交融共生的历史印记。府第内,门柱石匕、楹联牌匾诉说着蓝廷珍将军“收复台湾、开发宝岛”的壮举;博物馆中,“蓝氏三杰”的涉台功绩通过族谱、畲服等文物鲜活呈现;家庙里,“同宗共茂”“远洋思亲”凝聚着闽台共识。通过实地调研,队员们深切感悟到蓝氏三杰以家国为己任的担当精神,以及流淌在血脉中对台湾同胞的深厚情谊,更清晰认识到守护文化根脉对增进民族认同的重要意义。

另一支实践团以“经典润畲乡,语言助振兴”为主题,在诏安县畲族聚居地美营村铺开实践画卷。团队以基础普通话培训为依托,创新设计“溯、书、诵、唱、学、演”六位一体经典传习模式,让《千字文》《喜园中茶生》等传统文化精髓通过多元形式融入畲乡生活,既推动了普通话在基层的普及,更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畲寨焕发新生。值得关注的是,实践队同步启动“美营家谱”专项调研,通过挨家走访、分层访谈、问卷收集等方式,面向老中青三代村民深挖畲族文化的精神密码。调研中,“筑皇坡”的坚韧故事、“钟尾娘为忠献身”的壮烈传奇,让队员们深刻体悟到畲族先民代代相传的忠勇风骨;而“和睦邻里”“耕读传家”等浸润着畲乡智慧的家规家训,则生动诠释了“根脉相连,家国同源”的温情传承。这些鲜活的文化碎片串联起畲族的精神谱系,不仅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情感纽带,更化作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

两支实践团队以差异化主题构建起“推普+文化”的立体实践模式,既破解了乡村语言沟通壁垒,更激活了地方文化资源。实践团队还将整理实践成果形成调研报告,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闽台文化融合与乡村振兴提供青年视角的解决方案,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基层实践中持续绽放。

来源:新福建

相关文章:

探寻两岸根脉 共守畲村记忆07-11

以茶为媒·感知中国 上政学生解锁福鼎白茶赋能乡村振兴密码07-11

【寿光】张大海、徐开艳夫妇:本草院里藏匠心 菜盐香中续传承07-11

又到“蜂”收好时光 江西靖安“蜜”酿乡村振兴忙07-10

重庆巴南圣灯山镇滩子口村:“石斛联心・四联共治”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07-08

从博鳌走向全球,小罐茶演绎现代中国茶道07-08

杭州姑娘准备了“防臭三件套”去猪圈调研 结果……07-07

内蒙古用赛马解锁文体旅融合破圈新玩法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