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与风“搏力” 和沙“掰腕”——记国铁呼和浩特局包头工务段白云线路车间养路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4 07:09:00    

春天生机盎然,夏至绿叶吐翠,秋到果子飘香,冬临银装素裹,四季轮回,风光各异。这样的人间好时节,在“铁路清沙人”眼里却需要小心防范:沙害、水害、草害、雪害,哪一种都不能掉以轻心,哪一处没处理好都会影响列车运行。

“铁路清沙人”是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工务段白云线路车间的养路职工,有包满铁路“铁轨卫士”之称。他们常年与风“搏力”、和沙“掰腕”,担负着铁路排险维修重任,守护钢铁大动脉安全畅通。

以风为令

包满铁路起自内蒙古包头西站,终到中蒙边境满都拉口岸,以煤炭和矿石货运为主,是国内干线路网通往满都拉口岸及蒙古国的运输通道,每天有20余趟货物列车和4趟旅客列车通过。其中,包满铁路白云鄂博南站至巴音花站85公里线路由包头工务段白云线路车间维护。

白云线路车间主任潘永胜告诉记者,包满铁路白云鄂博地区气候干燥多风,尤其在白云线路车间管辖的一段路程内,风力多在八九级以上,沙害十分明显。堆积在轨道道床上的细沙若不及时清理,会危及行车安全。此外,夏天的急雨、秋天的风滚草以及冬季的积雪,都可能对铁路畅通造成影响。养护好这85公里线路成为工友们的头等大事。

清沙工作以风为令、刻不容缓,工友们经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养护工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潘永胜说,经常是天刚蒙蒙亮,工友们就要携带轨距尺、铁锹、扫帚等工具出发,检查当日作业区段线路的高低、水平等关键参数,测试曲线、道岔、接头焊缝等薄弱部位,确保线路状态平稳。

铁锹是白云线路车间工友人手必备的装备。遇到沙害路段时,他们要先用铁锹清除钢轨表层的沙土,再用扫帚等工具仔细清理轨枕间和轨底的积沙。因为风大,沙子流动速度很快,他们必须一锹接着一锹铲,扬起的沙子和尘土吹落全身,活脱脱成为一个个“土人”。

23岁的侯淋贵是入职不到一年的新人。说起对工作的认识,他感受颇深:“工作跟之前预想的很不一样。虽然早就知道要经常奔赴工区现场,但没想到要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拿着铁锹一锹一锹地往外铲沙。”

今年5月28日是侯淋贵入职以来,第一次在沙害严重地段清沙,当天风力八级以上。“在铁轨上不仅站不稳,而且穿戴着防护设备,干起活来更加费力。但如果不穿防护设备,根本就睁不开眼。”让侯淋贵更郁闷的是,大风袭来时,有的沙子会被重复卷回来,工友们只能不间断地作业,“清理沙子的时候,大家都尽量不说话,因为一张口就会吃一嘴沙”。

穿行在风沙线上,“铁路清沙人”的工作单调重复。侯淋贵感慨,“只要刮风,清沙工作就得继续。和风沙‘掰手腕’很拼心态,哪怕刚清理完,只要下一秒起风了,就得重新再来”。

“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我们无怨无悔,只为守护铁路行车安全和客货流通达。”侯淋贵自豪地说,“在这里坚守是责任和担当,总有人要付出和奉献,也必须有人清理沙子。虽然工作辛苦,但我挺开心的。”

干出样子

8月17日16时许,白云线路车间管内遭遇强降雨。收到气象预警后,车间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当降雨量达到出巡警戒值时,车间组织15名应急值守人员,携带抢险工具火速赶赴防洪重点地段。

“那天雨下得特别急,线路旁低洼处很快就积起水。”白云线路车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抵达现场后,人员按照预案高效分工。一组人员立即对线路设备展开严密巡查,重点检查轨枕淹没情况、道砟流失或塌陷迹象;另一组人员则全力投入排水清淤和路基加固工作。

白云线路车间党支部书记任炳宏介绍,自入汛以来,白云线路车间管内降雨形势严峻。5月15日至8月17日,车间管内出现降雨天气25天,与2024年同期相比,大范围降雨天数增加10天。

“面对恶劣天气,车间组织人员对管内重点防洪地段全面排查,发现20余处边坡失稳、桥涵积水等隐患,并通过沙袋堆砌、疏通排水管道、加固边坡、补充石砟等措施,成功消除安全隐患。我们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传达,并对现场隐患进行整治,牢牢守住汛期铁路安全‘生命线’。”任炳宏说。

防汛不容易,除雪同样费劲。让侯淋贵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年底的那场大雪。“那段时间,雪下得特别大,大家在车间清扫院落的同时,随时准备待命。”他说。

没过多久,车间工友们就接到调度通知:白云鄂博南到巴音花40多公里处,铁轨被雪埋住,火车无法通行,需要马上清雪。

“大家闻令而动,所有人穿好御寒衣物,拿上工具就出发了。”积雪覆盖铁轨近1公里,最厚处达1米多。为了让满载煤炭的列车尽快通过,侯淋贵和工友们一起冒着严寒除雪,干到晚上9点多。“虽然工作很累,但一想到还有火车在等着我们,就又有干劲了。”侯淋贵舔着早已干皱起皮的嘴唇说。

“环境再苦也要咂出甜味,工作再累也要干出样子。”这是他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铁路养护人员在平凡日子里坚守的信念。

拔节成长

“白云线路工区老工长王和忠师傅今年57岁了,还经常带着我们清沙除雪,并传授清理诀窍。”侯淋贵告诉记者,为了让新入职的员工尽快独当一面,王师傅还为他们定制专属培养方案。

每次作业完回到工区,王和忠就将现场遇到的问题整理到题库,并挨个到每个宿舍讲解。他还经常带着新入职员工到职教基地实训场地进行实操,帮助年轻员工提高技能。

“我父亲是修建铁路的,我是养护铁路的。工作这么多年,我明白一个道理,优秀的铁路工人既要能吃苦耐劳,又要技术过硬,两者缺一不可。”王和忠说。

随着生产布局的调整,陆续有多名大学毕业生来到白云线路工区。“工区不仅定期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涉及钢轨抢修、防胀、防洪等内容,还重视团队凝聚力的建设、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以及技能的提升,让大家在比学赶超中成长。”王和忠说,“这些‘95后’‘00后’职工很快就卸去一身娇气,面对各类急难险重任务,从不喊苦叫累,总是主动承担。”

1999年出生的赵培是白云线路工区新工长。“白云鄂博南到巴音花段线路开通前,整个工区所有成员加班加点,忙着整治下沉路基、线路捣固等工作。我们每天从早上6点多开始工作,一直干到晚上7点,两个月完成线路整修,确保线路按时开通。虽然工作很累、很煎熬,但收获了知识和经验,为我们日后养护维修线路奠定了基础。”赵培说。

赵培对白云线路工区的发展有着具体的打算。“目前我们团队有20多人,年轻人居多,他们的体力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强,自然要冲在前面。老师傅则主要负责技术指导、防护以及其他辅助性工作。我希望团队成员能够发挥各自优势,更好地守护这段铁轨,保障列车安全运营。”赵培说。(经济日报记者 余 健)

相关文章:

与风“搏力” 和沙“掰腕”——记国铁呼和浩特局包头工务段白云线路车间养路工08-24

精准复查守底线 严选精兵保质量——永昌县征兵办公室有序开展征兵体检复检工作08-22

人民日报:干部“时时上心” 群众才能“事事放心”08-22

早安北京0815:最高30℃;今天中午至夜间有雷阵雨,请防范08-15

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2025年“慈善一日捐”活动动员大会07-27

水稻插秧工作开启07-22

每1度的酷夏守护|樊城供电中心多举措推进迎峰度夏保供电工作07-21

长沙调解故事: 搭建“沟通桥” 畅通“连心路”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