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陕西眉县的30万亩猕猴桃早已是郁郁葱葱。从开花授粉到枝叶管理,果农们忙到停不下来。
眉县地处秦岭北麓、渭水之滨。这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壤肥沃深厚,同时具备充足的日照以及纯净山泉灌溉条件,为猕猴桃生长提供了最适宜的环境。从 1978 年开始,眉县便开始人工栽种猕猴桃。40多年来,在广大果农的辛勤耕耘与培育下,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了30.2万亩,产量达到53.9万吨,产值突破 60 亿元,品牌价值达到161.37亿元,名列全国第一。
技术赋能 猕猴桃品质一路狂奔
眉县是如何将猕猴桃这颗“土特产”打造成农民增收“致富果”的呢?一个优良的品种,既承载着风味口感的基因密码,也关系着抗病性、耐储性等商业特质,更决定着产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1998 年,眉县引进 “徐香”猕猴桃, 凭借酸甜适口、耐储运的特性, “徐香”迅速成为当地主栽品种。 但为了避免品种单一化的风险,眉县又 陆续引进红阳、翠香、华优等 20 多个新优品种,形成绿肉、红肉、黄肉三大系列 ,实现早、中、晚熟梯次上市,满足了不同的市场需求。
眉县以“品种组合拳”战略,使眉县猕猴桃在品质稳定性、市场占有率和价格话语权方面建立起竞争壁垒。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质增效,眉县全面推进 “四改五提升”技术模式,即改土壤、改品种、改树形、改模式,提升基础、技术、品质、品牌、效益,不断推动猕猴桃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
截至目前,在“四改五提升”技术的加持下,眉县创建市级“四新”猕猴桃示范园13个,省级高质高效猕猴桃示范园7个。全县改造老旧低效果园4.1万亩,实施土壤改良20余万亩,并建设了400余亩的猕猴桃设施大棚,全县猕猴桃平均优果率达到90%以上。
与此同时,依托陕西省猕猴桃研究院和大数据中心,眉县实现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数字化管理。 如今,眉县猕猴桃“两品一标”认证面积超 60% ,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让每颗果子都有了“身份证”。
多措并举 眉县猕猴桃享誉国内外
每年 9 月是眉县猕猴桃集中成熟的季节。每到这时,眉县的电商平台平均 每分钟就能接到上万个订单 。这一喜人数据的背后,是当地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 眉县全县注册电商企业 520家,电商 经营户超 6600 户,齐峰果业、金桥果业等龙头企业通过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将猕猴桃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
在线上销售高歌猛进之际,眉县猕猴桃在线下也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实体销售网络。在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及 80% 的中小城市建立品牌形象店,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商超、水果连锁店等都有着眉县猕猴桃的身影。
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后,眉县开始将目光瞄准国际市场。2024 至2025 果季,眉县猕猴桃出口总量达到 1.8 万吨,出口额 1.4 亿元,较上年增长 202.5% 和 129.5% ,远销加拿大、俄罗斯、东南亚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时时保鲜 眉县破解猕猴桃的“即食密码”
长期以来,国产猕猴桃面临着“硬着不能吃,软了吃不及”的问题,不仅影响消费者体验,也阻碍了猕猴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眉县成立即食猕猴桃技术研发中心,聘请西农大专家教授进行技术指导,组建研发技术团队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眉县从“前生产”和“后整理”两端持续发力,破解猕猴桃的“即食密码”。生产环节是果实品质形成的基础,只有优质果实才能成为即食猕猴桃。另外,贮藏、分拣、包装、运输、催熟等环节都会影响果品的即食性。如今,眉县的即食猕猴桃销量达到350万公斤,占我们猕猴桃总销量的90%。
一颗小小的猕猴桃,是数万果农的致富担当,也是眉县乡村振兴的有力法宝。“我们将继续以产业园建设为引领,通过‘果业革命’增加亩均效益,推动猕猴桃产量、产值稳步增长,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让猕猴桃成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金蛋蛋’。”县委书记王继萍表示。(席彦兵)
相关文章:
陕西眉县:猕猴桃的百亿征程05-19
青海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加强科技开放合作05-18
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05-17
腾讯,与AI共舞05-15
辽宁省企业大会工业企业产需对接活动举办05-13
万科:存续债券均正常付息兑付05-12
禄劝汤郎乡开展特色农产品推介招商活动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