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桥底“边角料”变身全龄活力场!广州南沙中心城区10处桥下空间焕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16:15:00    

广州南沙蕉门河旁的莞佛高速东岸桥底热闹非凡,18张崭新的乒乓球桌前球友云集,曾经杂草丛生的桥下空间如今已蜕变为色彩明快的运动乐园……这是南沙区推进中心城区品质提升的生动缩影。目前,南沙已完成蕉门河10处桥下空间升级改造,让城市“边角料”成为覆盖全龄段的活力社交聚集地。

蕉门河中心区两岸的桥底空间儿童娱乐区(通讯员供图)

记者从南沙区建设中心获悉,此次改造以“全龄友好、活力共享”为核心理念,针对进港大道、丰泽桥、黄阁南路、莞佛高速跨蕉门河等桥下空间实施功能重塑。改造并非简单翻新,而是通过科学分区与人性化设计,构建起覆盖儿童游乐、青年运动、长者休闲的复合型活动体系。

莞佛高速跨蕉门河桥下空间成为改造样板。东岸18张乒乓球桌天天满员,球友们在河畔美景中以球会友;相隔不足50米的西岸则化身儿童乐园,主题多功能设施、沙池、网红云朵秋千等错落分布,软质铺装保障安全,成为家长带娃的热门选择。这种“一桥两岸、动静分区”的设计,让不同年龄层都能找到专属乐趣。

蕉门河中心区两岸的桥底空间运动健身区(通讯员供图)

黄阁南路桥下空间通过木栈道串联起两侧桥底,沿途设置休息区、观景平台与长椅,配合彩绘EPDM铺装、健身设施和景观照明,形成休闲散步的景观走廊。进港大道桥下空间则差异化改造东西两岸:东岸聚焦桥墩艺术美化与绿道品质提升,重塑亲水石滩;西岸规范停车区域,增设休憩设施,实现便民功能与秩序优化的双赢。

莞佛高速大涌桥下空间打造“桥城共生”的绿色运动综合体,整合桥下空间与周边绿地,划分植物花园、休闲活动区和包含篮球场、匹克球场的绿色运动区,引入慢行系统实现城市活力连接。建滔广场西侧绿地桥下空间则通过慢行步道打通通行断点,借微地形与主题乔木营造阳光草坪景观,让桥底汀步成为连接广场与碧道的纽带。

改造不再是简单的空间翻新,而是通过对城市“消极地带”的创造性转化,让每一处桥体之下都成为承载生活温度、激活社交活力的独特场域,从“闲置灰空间”到“活力社交场”,南沙桥下空间改造以低成本实现高价值,通过艺术设计、生态修复与功能优化,让城市缝隙绽放美感,为中心城区品质提升注入温度。

文|记者 陈诚 通讯员 朱志越

相关文章:

桥底“边角料”变身全龄活力场!广州南沙中心城区10处桥下空间焕新08-19

“同城德比”两张闪亮的西宁足球名片08-14

乘机更方便!重庆永川城市候机楼正式启用08-10

生态环境部:以“绿盾”强化监督 解决了一大批生态环境问题07-28

东胜区政协召开“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高效推动城市更新”专题协商常委会议07-28

好水好城好“温度”!这份广州亲水空间手册让你解锁清凉一“夏”→07-24

新华时评·年中经济观察|中国好设计,制造新活力07-23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