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松峰 刘宏建 付航 徐懂懂
关节作为人体精密的“轴承系统”,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磨损,但掌握科学的养护方法,我们可以在与衰老的赛跑中占据先机。
关节退变的隐匿进程
关节表面覆盖的软骨“软垫”,年轻时如新鲜山药般滑嫩、有弹性,能轻松缓冲运动冲击,然而,从25岁开始,软骨自我修复能力逐年下降,如同电量不足的电池逐渐衰竭。
到40岁时,关节“润滑剂”(滑液)分泌减少,如同缺油的自行车链条,可能出现活动时弹响或晨起僵硬。女性绝经后需格外警惕,雌激素水平变化使关节老化速度比男性快三倍。
简单自测可初步评估关节状态:抬腿闭眼站立能坚持15秒以上(50岁以上人群),或30秒内完成14次(男性)、12次(女性)起坐测试,说明关节功能尚可;若出现上下楼梯膝盖发软、久坐起身困难等情况,建议尽早就医。
运动疗法的多元选择
在运动养护方面,选择关节友好型运动至关重要。水中运动是优选,水深至胸口时,膝盖承重仅为平时的1/10,如同穿上“隐形保护衣”。推荐水中步行、高抬腿、倒走等动作,水温34℃~36℃,每次20~25分钟,每周2~3次。骑行也是不错的选择,车座高度有讲究。脚踩到底时膝盖微弯,户外骑行或骑动感单车均可,注意保持踏频稳定。打太极拳等传统运动同样有益,金鸡独立等动作提升平衡力、降低跌倒风险,常练八段锦、五禽戏等导引术可以通过舒展筋骨改善关节活动度。
除了上述运动,还可以进行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如静力牵张训练,包括股四头肌、腘绳肌和小腿三头肌的牵张训练,以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具体方法包括:患者取跪坐位,身体尽量向后靠在床上,牵拉股四头肌;取站立位,身体前屈,双手抱在膝关节后面,感到牵拉时停留,双手逐渐下降;将一个脚掌放在选定的台阶上,伸膝,身体重心向上,足跟向下,牵拉小腿三头肌。每个动作重复3次,每次运动的最大极限保持15秒。
有些运动需格外谨慎。攀登运动如爬山、爬楼梯时,膝盖压力增至体重的4倍,如同背负两袋面粉行走,应尽量避免。瑜伽中的盘腿坐姿易扭伤膝盖软骨,前屈体式也需避免过度拉伸。过度行走同样不可取,每日超过1.5万步会加速软骨磨损,使软骨如同反复摩擦的橡皮。对于职场人群,每小时做10次“踩刹车”动作(脚踝上下摆动),座椅调至双脚平踩地面的高度,这些细微改变如同为关节注入“润滑剂”,有效缓解久坐的压力。
饮食调理的营养密码
在饮食调理方面,深海鱼是优选,建议每周吃两次带鱼、鲅鱼等深海鱼类,其中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如同天然的“关节消炎药”,可以抑制炎症反应。钙和维生素D的组合也不可忽视,牛奶补钙需配合晒太阳,维生素D如同钙的“充电器”,促进钙的吸收,多吃蘑菇、鱼虾、鸡蛋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此外,彩色蔬菜如番茄、紫甘蓝等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如同关节的“防锈剂”,清除自由基损伤。
除了上述食物,还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建议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以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类等食物,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促进排便,减少便秘的发生。同时,高纤维饮食还可以降低体重,减轻关节负担。
控制脂肪摄入量也不可忽视,应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选择鱼类、豆类、坚果等低脂肪食物,避免高脂肪饮食,以免导致体重增加,加重关节负担。
日常护理的细致入微
除了运动和饮食,日常护理也不容忽视。
在关节保护方面,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进行重复性动作,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护膝等减轻关节的压力。热敷与冷敷可缓解症状,热敷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冷敷减轻炎症和肿胀。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避免弯腰、扭曲关节等不良姿势,睡觉时选择合适的枕头和床垫支撑关节。
全生命周期养护策略同样关键。30岁前应建立规律运动习惯,强化肌肉储备;40岁后需每年进行关节检查,早期发现问题;50岁起要加强营养补充,注重饮食调理。
科技赋能的创新突破
科技赋能也为关节养护带来新可能。
在早期干预方面,理疗如低频、中频电疗促进软骨修复,体外冲击波松解粘连组织,如同给关节做“深度保养”。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利用自身修复因子促进软骨再生,适用于轻中度损伤。
在终极解决方案上,3D打印技术可定制人工关节,精度超头发丝,为患者量身定制。
智能监测装备如智能鞋垫分析步态、VR眼镜指导康复,让养护更精准。
骨关节炎虽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养护,完全能延缓退变进程,保持关节活力。
相关文章:
养护骨关节的营养密码丨有医说医05-13
一家五口发病,只因一道家常菜!医生:春季高发,易聚集性感染04-26
医生建议:一旦患上了前列腺疾病,这几事就不要做,不要害了自己04-24
早发现早诊断,科学防治血友病04-22
天工Ultra的“马拉松日记”04-20
一起粉碎肿瘤“饮食”谣言04-16
榆林市府谷县:全民共筑健康生活新风尚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