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武汉组织工作领域亮点频现,长江日报“奋进支点建设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专栏展现优秀公务员风采;《党建研究》杂志聚焦武汉如何“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这为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如何锻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让我们从武汉的探索与实践角度,解开答案。
“人民满意”是衡量一切工作的金钥匙,是组织工作的灵魂所在。无论是树立先进典型、完善考核机制,还是匡正用人导向,最终都服务于一个目标,引导和激励广大公务员将“人民满意”作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准则,成为履职尽责的最高追求。奋进支点建设,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绝非简单展示的“好人好事”集锦。它集中展示的是一批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耕耘、倾情奉献的公务员形象,核心在于其行动始终锚定“人民满意”这个根本目标。无论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还是投身推动城市发展的宏大事业,他们的价值最终都体现在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得到提升。无论是在“责”字上见真章,方显干部担当的杨园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思诚,还是在支点建设中展现财政担当的财政局党组书记孙红,都展示出唯有心系群众、扎根基层、担当实干,才能做好“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深刻道理。
唯有让“人民满意”才能引领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党建研究》聚焦武汉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的经验,武汉的探索,核心在于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融入考核指标体系。这意味着考核不再唯GDP论英雄,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成色,更加关注民生改善、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提升等与人民福祉息息相关的领域。通过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优化考核方式、强化结果运用,引导各级干部将工作的重心和资源真正投向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中。这样的“指挥棒”,才能有效激励干部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高质量发展与人民满意的同频共振。
“人民满意”是选人用人的试金石,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党建研究》刊文介绍武汉“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其精髓在于将“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素质的重要维度。这意味着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不仅要看其业务能力、工作实绩,更要考察其群众观念、服务意识、为民情怀。要优先选拔那些在基层一线、艰苦岗位、服务群众前沿经受住考验、得到群众认可的优秀干部。通过树立和落实“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旗帜鲜明地为那些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真心为民的干部撑腰鼓劲,让“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这种导向,能够有效激励广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民造福上,营造崇尚实干、讲求奉献、服务人民的浓厚氛围,从源头上保障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人民满意”的要求相匹配。
让人民满意,不仅是一句口号,更应成为每一名公职人员的自觉追求和价值归宿。新时代新征程,唯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满意”镌刻在公务员队伍的旗帜上,融入组织工作的血脉中,才能不断激发广大公务员的奋斗激情和创造伟力,汇聚起推动荆楚大地乃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让“人民满意”成为闪耀在每一位新时代公务员胸前最闪亮的勋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丽雅(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
责编:王舒娴
相关文章:
东湖评论:让“人民满意”成为新时代公务员最闪亮的标签07-24
2025年湖北省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武汉植物园分营开营07-23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07-22
“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11项主要指标将如期实现07-22
第一次和夫人一起渡江,盐城选手为武汉渡江节写了首词07-16
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开幕,发布AI人才“通8条”和归国人才“通9条”07-12
“张先生(原公务员)”被封禁07-11
黄泽元与市公安局新任职干部集体谈话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