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外国档案里的宁波”栏目曾报道《宁波外销画,德国的博物馆也有》。
今天(9日),这批外销画的馆藏地相关负责人——德国萨克森州民族志总馆馆长Dr.Sylvia Karges、德国德累斯顿民族志博物馆研究员Dr.Yu Filipiak一行来到宁波,在宁波帮博物馆参加“记忆的跨越——中德宁波外销画数字版本回归暨合作仪式”。
顺利的话,今年年底,这批珍贵的德国德累斯顿民族志博物馆藏宁波主题外销画将在宁波帮博物馆举行专题展览,以原件形式回到宁波,为市民重现十九世纪宁波城的风土人情。

小人戏龙头鸡灯。德国德累斯顿民族志博物馆藏
描绘宁波三百六十行的彩色外销画
据德国德累斯顿民族志博物馆研究员Dr.Yu Filipiak现场介绍,其馆藏宁波主题外销画一共有93册,约两三百幅。
这些画册是德国汉学家穆麟德(Paul Georg von Möllendorff)于清末在宁波购买收集的。“穆麟德在宁波生活了很长时间,也是在宁波去世的,1960年他的女儿艾玛·冯·塞肯多夫将她和她父亲的500多件东亚收藏转赠给德国德累斯顿民族志博物馆,从而使博物馆拥有了这批珍贵的馆藏。”

Dr.Sylvia Karges(右)和Dr.Yu Filipiak在宁波。宁波帮博物馆供图
“我是在给博物馆做数字档案的时候,意外发现这批画册的。”Dr.Yu Filipiak说,“看了之后感觉非常震撼,画家画得非常精细,有些标题还带有宁波方言的元素。”
据了解,这些画册约为普通书籍大小,多以《中国宁波三百六十行全图》《中国三百六十行全图》《宁波三百六十行全图》《宁波种稻人物全图第三本》为题。
内容涉及宰猪、卖肉、卖酱油酱豆腐等,也有补缸、补雨伞、做明角灯的手艺人,新年拜岁、拜天仙女、抬嫁服箱等民俗场景,堪称晚清宁波“浮世绘”。

年糕店。德国德累斯顿民族志博物馆藏

女唱书。德国德累斯顿民族志博物馆藏
这些画册的封面或内页标注有画家姓名:“宁波盐仓门内,范滋甫写”。
盐仓门即和义门,是宁波罗城六城门之一。1929年,盐仓门与其他五门一同被拆除。2003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旧城改造对之进行抢救性考古,发现了元代重筑的和义门瓮城遗址的局部。

姚江北岸远眺和义门。宁波帮博物馆供图
范滋甫其人,不见宁波地方史料记载。据推测,他应是旧时盐仓门内一家“画廊”的小老板,在人员往来密集的城门附近以绘画销售风俗画为生。在照片技术并不流行的十九世纪,这些绘画代替了部分宁波“伴手礼”的作用。
年底有望在宁波展出
5月9日的仪式上,宁波博物院正式接收这批宁波外销画的高清数字影像捐赠。
德国萨克森州民族志总馆馆长Dr.Sylvia Karges表示,这些绘画能够在100多年后回到宁波,得益于浙江万里学院中德学部副教授、宁波市海丝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侯昕在馆际、校方合作间的“牵线搭桥”。
侯昕说,相较于存世较多的广东外销画,宁波外销画存世稀少,更具史料与实证价值。
这批作品有机融合西方写实技法与东方笔墨意趣,再现了1844年宁波开埠后的城市建筑风貌、生产生活实态、传统节庆民俗及中西文明交融的场景,为研究近代宁波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更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珍贵遗存。

宁波帮博物馆供图
宁波博物院副院长施小蓓表示,这些外销画曾远渡重洋,成为欧洲了解东方文化的窗口,如今,这些珍贵的图像以数字形式“回归”,不仅是对宁波历史文脉的珍贵补充,更是中德两国文博机构友谊与合作的崭新起点。
现场,两馆就联合举办交流展览达成初步共识,计划将于年底推出宁波外销画专题展览,将有50册左右的原件来到宁波现场展出,并同步启动《德藏宁波外销画全集》编纂等相关研究工作。
“鉴于保存状况,有一些破损比较严重的暂不出借。”Dr.Yu Filipiak说,“但我们会尽量以数字或复制的形式,在现场将这批绘画的全貌进行展示。”

德国客人一行参观宁波帮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供图
据了解,宁波博物院自2008年至今已举办20余个国际合作展览,引进的展览来自日本、韩国、波兰、意大利、英国、墨西哥等多国。
这些地域特色鲜明、文化气质迥异的展览为观众提供了解世界多彩文明的窗口,彰显了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恒久魅力。
本次与德国德累斯顿民族志博物馆的馆际合作,双方将在学术研究、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共同探索博物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使命与创新路径,推动促进宁波城市形象的国际化传播。
#宁波头条##宁波#
编辑:龚一鸣
相关文章:
德国馆藏晚清宁波外销画,年底“回归”05-09
每一学段都是青春报国的接力站05-07
“五一”假期首日全川迎来旅游热潮,景区接待游客人次、门票收入双增长05-01
宁波往返广州航线,“五一”期间加密04-30
党风廉政建设文物文献专题展在龙岗启幕 持续至今年10月04-28
欧债收益率多数收涨,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2.1个基点04-26
天气转折就在这一天 五一假期宁波将开启“连晴模式”04-25
如何让文化遗产传下去、活起来?宁波这么干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