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湘一家亲·连江好邻里——共建省际睦邻廊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动活动”日前在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禾洞镇举办,粤湘两省以党建联建为纽带,打破行政壁垒,构建“粤湘一家亲”的省际治理共同体,推动社会服务资源跨省共享,共绘省际协同治理新蓝图。
此次活动是对禾洞镇基层治理成效的“认证”。近年来,禾洞镇围绕发展经济主题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对基层治理的部署要求,以建设“平安禾洞”为目标,通过构建联动体系、整合队伍力量、探索积分管理路径,有力促进基层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双提升,全力构建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格局。
体系联动
打造基层治理同心圆
基层治理关乎居民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为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效,禾洞镇创新建立“村党总支-自然村党支部-村小组”三级党建网格联动体系,统筹网格内综治维稳、应急管理、政策宣传、移风易俗、社会保障等工作,实现基层治理所有要素入网、所有服务下网、所有力量进网;以网格为单元,该镇推动镇村干部、村小组长、志愿者、农村党员等配对成组,有力推动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政策法规宣传、服务人民群众多元融合,形成基层治理共同体。
禾洞镇地处粤湘边界,依托省际联络站,和湖南江华码市镇持续强化党建联建,以“粤湘携手合力推动长江流域湘江源头保护工作”为主题,构建出“巡河联防、纠纷联调、信息联享”三联工作机制,双方通过组织巡河行动、化解边界纠纷等,有效解决湘江源所涉及河段各类基层治理问题。

禾洞镇与码市镇志愿者携手巡河、清漂。韦滢 摄
强化队伍
推动治理力量最大化
在三级党建网格联动体系的基础上,禾洞镇持续建强网格员队伍,着力提高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网格员问题收集机制,该镇要求每名网格员每月至少入户1次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同时加入责任网格的微信群,密切留意微信群内的群众诉求、矛盾纠纷等信息,全体网格员群策群力,提高问题解决的速度。
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该镇打造“8+N”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包括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等,持续发挥志愿服务队伍作用;紧扣群众“微心愿”,积极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下乡、法律援助调解、人居环境整治、扶贫帮困、移风易俗等活动,构建出了“党员干部引领、先进模范带动、群众踊跃参与”的志愿服务格局。

禾洞打造“8+N”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图为义务剪发。禾洞镇供图
以“共建省际睦邻廊道”为契机,该镇将深化探索共建“跨省网格员培训机制”、组建“省际党员志愿服务队”等特色举措,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创新机制
建设基层治理共同体
禾洞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导向,研究制定《禾洞镇乡村振兴积分管理细则》,将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细化分解成“平安建设、生态文明、乡风文明、镇村发展、争先创优”5类基础必评项目,各村根据不同村情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因地制宜设置积分项目,形成“5+N”积分项目清单,通过“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形式,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的主体意识,有效将“村里事”变成“家家事”,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兑换40000余分,惠及农户1000余人次。

禾联村开展积分兑换活动。禾洞镇供图
结合“省际睦邻廊道”建设,该镇将根据各村实际,增设省际协作特色指标,设置“跨省纠纷调解”“联合志愿服务”等加分项,把积分与省际合作项目挂钩,推动广大村民群众以积分形式参与跨省共建,实现治理效能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省际睦邻廊道建设是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创新实践。禾洞镇将把握此次活动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持续推动机制创新,强化省际基层治理联动合作,有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谱写“粤湘一家亲”的睦邻佳话贡献禾洞力量。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韦滢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南召县太山庙乡积极开展巡河行动,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07-04
暴雨袭城!咸丰转移安置1.8万余人07-02
榆林市靖边县公安局开展“6·26国际禁毒日”禁毒宣传活动06-27
党员干部,这些礼不能收送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