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赣超的底色是红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15:11:00    

图片由AI生产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9月7日晚,“名场面”再现!吉安全民健身体育中心万人同唱《映山红》的歌声穿破夜幕,激荡起跨越时空的情感涟漪;“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8月31日赣州“鸟巢”,4.1万观众合唱《十送红军》的旋律动人心魄,唤醒了刻在血脉里的红色记忆。

  这样的震撼场景,在赣超的赛场上不断上演,九江对阵鹰潭,全场观众齐声高唱《歌唱祖国》,歌声里满是家国豪情;南昌主场迎战上饶,球迷热情似火高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感动中尽是奋进力量;赣州对决新余,于都长征源合唱团领衔四万观众唱响《四渡赤水出奇兵》,旋律间回荡着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

  当赣超的绿茵场与江西的红土地相遇,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就此展开,现在的赣超,已经被“红色基因”包围,无数网友为这片“镌刻红色记忆”的热土深深动容。是的,这些旋律,对江西人来说,太熟悉了,是一听就想落泪的那种。

  江西这片红土圣地,从来都不缺震撼人心的红色记忆。从井冈山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到于都河畔吹响红军长征的集结号;从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掀起的革命浪潮,到瑞金诞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四大摇篮”的厚重底蕴,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赣鄱大地的血脉,成为代代相传的精神密码。

  竞技体育的激情与红色文化的深情碰撞,年轻球迷的欢呼与经典红歌的旋律交融。赣超,正以江西的红色为底色,将红色传承带上了极具时代感的表达载体,让红色基因不再是史料中的文字、展馆里的实物,而是可感、可触、可参与的鲜活体验。

 赣超的“红”,是经典旋律跨越代际的精神共鸣。

  从赣州主场《十送红军》的深情咏叹,到吉安赛场《映山红》的热泪传唱;从于都长征源合唱团引领四万球迷唱响《四渡赤水出奇兵》,到九江体育中心体育场《歌唱祖国》的嘹亮歌声,一首首红歌如同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江西人民心中的红色记忆宝库。

  这些旋律里,有井冈山杜鹃的殷红,有于都河水的绵长,有革命先烈的赤诚。当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观众在绿茵场下同唱一首歌,老一辈想起烽火岁月的峥嵘,年轻人读懂信仰力量的厚重,这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共鸣,是红色基因生命力的最佳证明。正如网友所言:“赣超的红歌不是表演,是刻在江西人骨子里的情怀。”

  赣超的“红”,是革命精神与体育精神的同频共振。

  足球赛场的攻防博弈,如同革命年代的披荆斩棘;运动员的奋力拼搏,正是披荆斩棘革命精神的当代演绎。吉安队虽战绩平平却始终勇往直前;九江景德镇雨战中尽显“众志成城,敢于胜利”的精神;抚州队临危调整、逆势而上——这些赛场上的不屈身影,与当年红军“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英雄气概一脉相承。

  赣超用事实证明,体育不止有胜负,更有精神的传承;赛场不只是竞技场,更是红色精神的“共鸣场”。这种精神的交融,让赣超超越了普通体育赛事的范畴,成为涵养意志品质、凝聚奋进力量的精神阵地。

 赣超的“红”,是文化创新与红色资源的生动活化。

  传承红色基因,既要守好“先辈”的精神宝藏,更要找到“新表达”的破圈路径。赣超无疑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赣州将《长征第一渡》文旅演出搬上赛场,让观众在看球之余感受长征精神;全省多地推出“凭赣超门票享景区优惠”的联动举措,让红色赛事带动绿色山水、古色文化的传播。

  从“静态展示”到“动态体验”,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赣超以“体育+文化+文旅”的创新模式,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不仅收获了全网亿级关注,更向外界展现了一个既有红色底蕴、又具时代活力的江西。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赣超的“红”,不是刻意涂抹的色彩,而是红色基因自然流淌的底色;不是昙花一现的热点,而是精神传承厚积薄发的必然。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赣超而熟悉红歌、读懂历史,当红色精神因体育而更接地气、更富活力,我们便懂得:红色基因的传承,需要的是找到与时代同频、与群众共情的载体。

  今日赣超,红韵更浓;明日江西,征程正远。赣超的探索,为红色文化的当代传播提供了有益启示——唯有扎根大地、贴近人民、勇于创新,红色基因才能永葆生机,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相关文章:

赣超的底色是红色09-08

抗战歌曲为何让人热血沸腾?09-05

新能源巨头董事长逝世,曾在江西任职09-04

民乐县文昌社区:打造“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助力志愿服务活动走深走实09-02

赛场亮剑!五阳煤矿14人“驶”出真本领08-29

大众日报的抗战记忆丨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08-29

7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420起08-28

喀喇沁旗第四届文旅季体育活动圆满落幕,红色生态半马进入倒计时08-20